“注意拍攝角度,每個部位都要拍全,不能放過任何隱患……”在荒無人煙的曠野中,早春的清晨仍有絲絲寒意,鐵法能源公司供電部送電工區(qū)無人機操控員已在距市區(qū)幾十公里外的隆三線展開巡視工作。這條線路肩負著為鐵法礦區(qū)西部礦井供電重任,是電網(wǎng)的關鍵樞紐。
幾年前,供電部啟動無人機巡線項目,四名年輕小伙兒承擔起這一任務。為使他們熟練掌握無人機操作要領,提升巡視效率,供電部結合新技術應用,開展靶向式培訓,利用碎片時間組織小規(guī)模培訓,助力這些青工迅速成長。
供電部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,邀請廠家技術人員到現(xiàn)場講解示范,并與職工進行深入互動交流。大家共同分析飛行中遇到的問題,總結飛行技巧,分享心得,提升操控水平。
為保證培訓內容易于吸收,供電部采用“微課堂”形式,從無人機組裝、航向調整,到對焦拍攝,逐一演練。參訓人員通過反復實操飛行,熟練掌握無人機技術要領。
送電工區(qū)黨支部書記劉連江感慨道:“別看他們中最小的才二十歲出頭,個個都是業(yè)務骨干。”幾十年來,他見證了供電線路運維從“人巡”到“機巡”的轉變。
去年七月,持續(xù)降雨致使鐵法礦區(qū)多條線路塔基被洪水淹沒,人員無法靠近。供電部利用無人機進行全方位排查,重點檢查采沉區(qū)線路桿塔基礎、拉線、橫擔、懸垂等部件,累計完成30余架次巡視,為線路運維策略調整提供了關鍵數(shù)據(jù)。
此外,供電部還聚焦生產(chǎn)現(xiàn)場難點,拓展“無人機+”應用場景,對2項創(chuàng)新課題進行攻關,推動無人機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。青工周嘉偉牽頭研發(fā)的“試論無人機技術在供電線路巡檢中的應用”“論述無人機外掛噴火裝置清除線路上可燃異物的應用”2項創(chuàng)新成果榮獲鐵嶺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。
- 上一篇:【東北新聞網(wǎng)】陳有力 | 新當選全國勞模赴京接受表彰[ 05-01 ]
- 下一篇:【中國煤炭報】一張榮休留影 定格礦山歲月[ 05-09 ]